第495章 可是,听起来是真的扎心啊。_我一个国家队,混娱乐圈很合理吧
乡村小说 > 我一个国家队,混娱乐圈很合理吧 > 第495章 可是,听起来是真的扎心啊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95章 可是,听起来是真的扎心啊。

  “现在啊,只要是能有发展机会,宣传机会的地方,咱都得试试啊。”

  一席话。

  说的李景霖倒是心情稍微沉重了一些。

  摇了摇头,叹了口气。

  东北的衰落是一直在走下坡路,只是这下坡到底抖不抖的问题。

  而这衰落,还真不是什么本地人不奋斗不努力,更不是什么路线发展能力问题。

  一定要说的话。

  那就是发展的阵痛。

  完全可以说,自从近代开始,一直到现在,只要存在着发展,那发展的阵痛就几乎全在东北。

  这是当年国内战争的转折点,重工业的发展中心。

  重工业的发展,带来的只是短暂的辉煌,那个时候的东北确实阔气,工人家庭的孩子在放学以后,拉小提琴,弹钢琴,周边邻居都习以为常。

  铁路,机车,煤炭,石油,钢铁。

  汽车的制造,船舶的制造,飞机的制造。

  曾经占据全国93%钢铁产量,78%电力输送。

  但更多的是什么呢?

  为了国家的重工业安全考虑,必须援建大三线,于是,东北的工人与重工业开始往西南移动,时至今日,川府攀枝花的辽宁大道依然能见证那段岁月。

  曾经的亚洲工业第一,在发展的转型中,能做的只有献血。

  即使是在不断的衰落过程中。

  从49年,一直到千禧年。

  东北向国家缴纳的税额,占据自身总产值的80%,1956年所贡献的税额甚至占据全国总GDP的85%。

  从1952年,到1988年,辽宁向全国所输送的生铁为6113万吨,有色金属383万吨,钢材949万吨。

  占比辽宁的总产值的86%。

  时至今日,辽宁的矿藏,油田,要么采干净了,要么就是为了可持续发展而封存了那点所剩不多的可怜家底,再想靠重工业带动经济甚至有点做梦了。

  输血,输血。

  到了建设珠三角地区的时候,只是辽宁就又派了两万多的工人去粤省鹏城建设基建。

  完全是自残式,以不可复制资源的疯狂透支与奉献,去为高速发展献祭自己。

  1980到1993年间,走上高速发展快车道的粤省,缴税金额为200亿,而此时,下岗潮,疯狂滑坡的辽宁,利税贡献1650亿。

  而之所以会有下岗潮,仍然是因为在转型过程中,毫无保留的将产值上缴,导致资金不足,难以维持运转。

  当年,辽宁的养鸡场输送全国,八几年的时候,华夏成为鸡肉输出的前三名,而最大的养殖场就在老沈。

  与此同时。

  造飞机,建航母。

  战斗机飞起来了,辽宁舰下水了。

  工人下岗,补贴稀少。

  许多家庭为了给孩子补充肉食的营养,只能去买最便宜的碎鸡肉,其中,就有鸡架,鸡尖。

  不是没有鸡肉。

  而是因为要供应全国,要出口赚外汇。

  本地盛产,但本地人却吃不起。

  而1999年的时候,辽宁仍然向国家贡献了1780亿元。

  而在千禧年后,不断确定的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,老大是龙江,老二是内蒙,辽宁有七个,和吉林并列第三。

  网友们所笑称的“东北有自己的东北币”。

  原因就是因为穷,因为没钱,96年的会计每月能拿1500,待到2010年的时候,拿的工资是2400。

  这自然导致了很糟糕的后果。

  人口不断的外流,资源匮乏,还需要保证大量的耕地红线,让黑土地物尽其用。

  不是老家土,而是因为老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真的有点活不起。

  振兴东北,怎么振兴,就已经是巨大的难题了。

  很多红线不能动,留下来的空间小的可怜。

  也不怪老根儿能对李景霖这样上心,也这样热情了。

  除了老乡外。

  恐怕,就是太想要自己的家园能够发展起来了。

  更是太想去宣传了。

  就好像家庭里的穷哥哥,奉献自己,供弟弟妹妹读书,弟弟妹妹有出息了,本来是不想旧事重提,或是诉苦,或是求助。

  只是实在有点活不起了。

  “很多东西我们都懂的,我们都愿意的,但不代表咱就想一直穷下去。”

  “就算穷咱都不怕了,但起码要在宣传上树立点正面形象吧!”

  老根也是有些急了。

  待大雁都炖在锅里了,仍然是有点压抑不住深藏在心里的那种复杂情绪。

  “20年,普通职工,就算不敢说什么高工资,但你看咱们这,拿三千块工资,是不是还是有点少了啊?”

  “人才外流,名气在网上也不好,要不是因为东北衰落,也没必要那么多网红当显眼包,老弟,我相信你也能感受到,这名声,外面的那些评价,咱搞宣传的人.”

  老根儿眼眶一红。

  五大三粗的男的,此时甚至显得有些矫情。

  “听起来是真的扎心啊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xcshu.cc。乡村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xcsh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