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二章 暗流汹涌_女丞相
乡村小说 > 女丞相 > 第六十二章 暗流汹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六十二章 暗流汹涌

  出了酒馆,杜月方才问道:“刚才那是什么人?”

  “不知道。还没说几句话呢。”莫依然道。

  杜月蹙眉说:“你可别忘了你是女子,哪有好人家的女孩子随随便便和一个陌生人喝酒的。”

  莫依然哼了一声,道:“做女子就是这点不好。男人能说的话你偏说不得,男人能做的事你偏做不得,遇见男人还要在一旁扭扭捏捏装矜持,其实心里琢磨的都是男人那点破事儿。真不知道这么活着有什么劲。”

  杜月道,“得了,你活得够舒服了。眼下,找着咱们公主才是正事。”

  “静和怎么不见了?”莫依然问。

  “刚才我们在那边看擂台猜灯谜。她说口渴,我就去给她买冰糖红梨水,可是回来就不见人了。”杜月道,“我自己都找了两条街了,想着她找不到我可能会回来找你,就过来了。”

  莫依然道:“她不认路,方向感又奇差,现在肯定在大街上乱撞呢。咱们还是分头去找,半个时辰之后在朝歌坊门前会合。如果还没找到,我就回府换了衣服去调九门提督。”

  杜月点点头:“好,那一会儿见了。”

  两个人在路口分手,一个往东一个往西。殊不知,隔着几条街道,静和公主也在找她们。

  刚才她看灯谜看得入神,直到擂台打完,人群散去,才发现杜月不见了。她一个人随着人潮走,想着灯市就这么几条街,走来走去肯定能遇上,没想到走了这么久,放眼看去还是一片人山人海。她心里害怕,又急又累,喊了几声“月娘”,声音还未传出就湮没在喧哗的人群中了。她急得泪眼迷蒙,第一次觉得这人山人海如此恐怖。她一人孤零零地立在街角,不知何去何从。

  就在此时,身后一个声音说道:“公主?”

  这个声音带着安抚人心的温度。静和猛然转身,抬手拭去泪水,道:“木将军。”她的心原本空落落的,见着他,仿佛被瞬间填满了,从此有了着落。

  木子清微微蹙眉,道:“你一个人?”

  她仍旧有些哽咽:“我和她们走散了。”

  木子清望着她,道:“别怕,我送你回去。”

  他带着她往来路走去。人潮汹涌,他将衣袖递给她,道:“别走散了。”

  她跟在他身后,小心翼翼地握着他的袍袖,像是握着自己最后的爱。

  他们默默地走着。周围人潮渐渐散去,朝歌坊门前的花灯也暗了。他牵了马,同她并排走在空荡荡的长街上。

  “累么?”他问。

  静和摇摇头。

  然后就再也没有话了。

  头顶,月色朦胧。

  丞相府大门前点着两盏灯笼,红红的光映在雪地上,一片暖融融的色泽。他们在五级白玉台阶前站定了,静和说道:“木将军,谢谢。”

  他的脸上一片暗影,说:“公主不必客气。进去吧。”她站了一会儿,似是有什么话要说,却终究什么也没说出口,转身走向那朱红色的大门。木子清望着她的背影,风定雪停,然满地的月色如霜,竟比这风雪还冷。此时莫依然和杜月早已经回了府中。莫依然洗去脂粉,换好朝服,急忙去调九门提督。相府大门轰然开启,她一抬头,就见静和正立在门前。

  “静和?你怎么回来的?”她又惊又喜。

  “是,木将军送的我。”静和说着,微微侧了侧身子,莫依然就看到雪地中木子清执缰而立的身影。

  莫依然向着他微微一礼,道:“有劳木将军了。”

  木子清神色如冰雪,道:“丞相大人,客气。”

  莫依然一笑,转身携着静和入府,一边说道:“你也真是的,可急死我们了。”

  朱红色大门缓缓关闭,将两人的身影隐没。相府门前的灯笼晃了一晃,映得月光惨淡。

  木子清牵马离去。忽听身后吱呀一声,相府大门复又打开。他立刻转身,却见朱门暗影中,莫依然掀袍走出来。

  他无意与她寒暄,转身就要走。身后莫依然说道:“木将军,不用每次见了我都跟躲瘟神一样吧。”

  木子清道:“丞相大人误会了。我还有些事,先走一步。”

  没想到身后人冷笑一声,道:“你若是继续这么躲着我,你那个请辞的折子这辈子都别想批下来。”

  木子清豁然回身,双目微眯,道:“原来是你从中作梗。”

  莫依然身为丞相,掌管三省六部,官员调动全都经由她手。是了,自己早该想到是她在阻挠。莫依然道:“将军这话说的太难听了。我只是有个疑问,想向将军请教,”她高声问道:“将军为何要走?”

  木子清道:“我为何不能走?”

  莫依然一笑,说:“将军不愿说,我就替将军说了吧。将军想走,原因有三:第一,木老将军已去,西子也走了,你在这朝堂上再无可牵挂的人;第二,将军一向讨厌我,如今我这个小人当政,惹你不快,所以干脆一走了之,眼不见心不烦;第三,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。你觉得与静和再无可能,因此心灰意冷,想要离开这个伤心地。”她双眸闪着暗芒,道,“将军,我说的对么?”

  木子清最厌恶她这种小人行径,句句戳人痛处,还洋洋自得。他根本不想理她,迈步往前走去。

  “真是可悲可叹可笑!”身后莫依然朗声说道,“木老将军英明一世,竟生了这么个蠢笨的儿子,木家三代忠良,至此而亡!”这话,木子清是无论如何也忍不了了。他可以不和她一般见识,却绝对不能容忍她污蔑自己的父亲,污蔑木家。

  “你到底想怎样。”他沉声问道。

  莫依然踱步到他面前,说道:“木将军还记得我们当年的约定么?”

  木子清道:“当然。当年我答应你支持政变,兵围皇宫,安定社稷,这些我都做到了。如今你已是丞相,摄政王掌握大权,社稷也已经安定,你还想要我怎样?”

  月光下,莫依然面容沉郁,说道:“将军错了。头两件事将军却是已经做到。唯独这第三件,将军尚未完成。”

  木子清不解,蹙眉看着她。

  莫依然道:“将军以为,政变成功了,社稷就安定了么?君可知何谓社稷?”她缓缓踱着步子,说,“社稷者,土地谷物,关乎国计民生。社稷是否安定,不是由将相决定的,也不是由一群言听计从的官员决定的,而是整个国家的体制。如今的虞国政令昏庸,变法阻碍重重,此内忧也;虽然与朔国望国签订了合约,可是军队疲敝,府库空虚,此外患也。内忧外患并举,请问将军,社稷安稳何在?”

  木子清蹙眉:“你的意思是……”

  莫依然道:“朔国国君浑元十年生聚十年教训,铁甲军阵日夜操练,可见亡我之心不死;望国一向是墙头草,蛰伏百年,伺机而动。如今将军一走,主将空虚,万一开战,虞国十万大军无人指挥。将军,你这是让我父兄子弟去送死啊!”这一席话犹如惊雷霹雳,木子清心头一紧,问道:“如今局势,当真如此危急?”

  莫依然道:“将军岂不闻,生于忧患死于安乐。等到敌人真的下了战书,可就一切都晚了。”

  她逼近一步,道:“将军,你忍心看着木家鲜血守卫的江山,陷落他人的铁蹄之下么?”

  木子清双手握拳。

  如果一切真的如她所说,此时的虞国身陷内忧外患,形势竟比当年郢下还要危险。朔望两国如狼似虎,虎视眈眈。国破家亡,亦不过是朝夕之间的事。

  不,他绝不能坐视不理。父亲临终嘱托言犹在耳:大虞江山,寸土不让。

  他自是讨厌她,可是这一路走来他不得不承认,只有莫依然,才有能力挽回这倾颓之势。只有她,才能救虞国。

  茫茫白雪中,木子清轰然下拜,道:“竖子无知,竟为小情而舍大义。该死!”

  莫依然伸手扶他,道:“将军是内明之人,一点就透。”

  木子清起身,道:“丞相大人如有需要,尽可差遣。为了大虞安定,死亦不足惧。”

  莫依然点点头,道:“将军大义。不过,想要外拒敌寇,还要先打赢朝堂内这一场硬仗才行。”

  木子清蹙眉:“请丞相明示。”

  莫依然微微一笑,道:“将军别急,且回府养足精神。时候一到,自会有一场大风暴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xcshu.cc。乡村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xcshu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